
提示词
请根据以下描述生成一个建筑平面图。一、庭院功能分区与动线规划
1. 前院(迎宾景观区)
尺寸:4m×8m(靠近主入口)
核心元素:
中式门廊:悬挑1.5m宽灰瓦檐廊,地面铺青石板,设木质长凳供休憩。
曲径通幽:鹅卵石拼花小径(宽0.8m)蜿蜒至入口,两侧种植修水本地毛竹、蕨类。
水景点睛:利用小溪活水引入小型叠水景(宽1m×长2m),配石磨盘流水装置。
2. 侧院(实用功能区)
功能复合:
农具收纳:竹篱笆围合2m×3m工具间,顶部攀缘凌霄花遮阳。
晾晒区:防腐木平台(3m×3m),配可收放晾衣绳。
3. 后院(私密休闲区)
设计要点:
亲水平台:防腐木搭建挑台(4m×3m)延伸至溪边,设固定藤编桌椅。
生态菜园:阶梯式种植箱(1.2m高,方便老人操作),种植辣椒、薄荷等易打理作物。
夜景观赏:沿溪悬挂竹编灯笼,安装太阳能草坪灯(色温2700K暖光)。
二、中式美学细节设计
元素	实现方式	成本控制技巧
围墙	1.2m高青砖基座+上部竹格栅(间距15cm)	基座用本地红砖刷青灰漆,节省30%成本
地面铺装	60%青石板(主径)+30%砾石(排水带)+10%防腐木(平台)	砾石层下铺土工布防杂草
植物搭配	上层:桂花(香氛)+ 红枫(秋色)
中层:南天竹+芭蕉
下层:麦冬+矾根	选择2-3年生苗木,本地采购降低运费
小品装饰	旧石槽改荷花池、陶罐组合盆景、仿古拴马石	利用老物件再造景,文化感强且低成本
三、气候适应性设计
防潮排水
地面整体坡度3%向小溪方向倾斜,砾石排水沟沿建筑周边设置。
亲水平台底部架空10cm,采用菠萝格防腐木(耐湿性优于杉木)。
夏季遮阳
廊架顶部覆盖50%透光率的竹编遮阳板,搭配紫藤、葡萄等攀缘植物。
东西侧种植常绿女贞树篱(高2.5m),阻挡午后西晒。
冬季防风
北侧用木槿+珊瑚树混植绿篱(密度0.8m/株),降低冷风侵袭。
休息区设可拆卸透明防风帘(亚克力板+木框),冬季临时加装。
四、适老化安全设计
无障碍通行:所有通道宽度≥1m,无台阶设计,门槛高差<1cm。
防滑处理:青石板表面做荔枝面处理(摩擦系数≥0.6),木平台加防滑凹槽。
应急便利:
休憩区每10m设一键呼叫按钮(直连老人房报警器)。
夜间路径灯带嵌入地面(照度50-100lux),自动感应启动。
五、成本优化方案(预算3-5万元)
项目	推荐做法	单价参考
硬质铺装	本地青石板(60元/㎡)+ 砾石(30元/㎡)	1.2万元(约200㎡)
木作	菠萝格防腐木平台(350元/㎡)	1.5万元(40㎡)
绿化	本地苗木+自播草花	0.8万元(含土壤改良)
水景	小型循环水泵+旧石槽改造	0.3万元
照明	太阳能庭院灯+LED灯带	0.4万元
六、四季景观搭配建议
季节	观赏焦点	植物选择
春	入口紫藤花廊	紫藤、杜鹃、迎春
夏	荷池与芭蕉听雨	荷花、芭蕉、茉莉
秋	红枫与桂花香径	红枫、桂花、菊花
冬	竹石景观与常绿树	毛竹、南天竹、茶梅
七、施工注意事项
管线预埋:庭院照明线路穿PVC管埋深≥40cm,预留智能灌溉接口。
植被养护:芭蕉、竹子等根系发达植物需距建筑基础≥2m。
生态保护:溪边保留1m原生植被缓冲带,防止水土流失。
效果示意:
日景:白墙黛瓦掩映竹影,青石小径蜿蜒至溪边,木平台上老人闲坐品茶。
夜景:竹灯笼暖光映照水面,麦冬草间的萤火虫灯星星点点,宛如水墨画卷。
通过功能复合、在地材料利用和精细化适老设计,可在有限预算内实现“观景、务农、休闲”三合一的舒适庭院。
尺寸
1024 × 1024
格式
PNG
参数
